欢迎访问 沧州市中心医院 官方网站! 当前时间是 :

English
  
当前位置 :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强学科 促发展】置入精巧“网状伞” 治疗颅内动脉瘤

2025-11-18 20:00:51    9人浏览

一枚精巧的“网状伞”植入动脉瘤

巧妙化解致命的“颅内炸弹”危机

近日,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医学中心神经血管介入二科姜红升主任团队应用瘤内扰流装置(WEBTM)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术后恢复良好,标志着医院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图片

患者女性,65岁,因头晕住院,检查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动脉瘤处于大脑中动脉分叉的“关键路口”,且瘤颈处发出颞干分支供应脑组织血供。这颗“炸弹”让传统治疗方法纷纷犯难——开颅手术创伤大,患者和家人坚决拒绝;而常规的介入支架手术则因动脉瘤位置特殊,操作困难,存在较高的分支血管闭塞率,易导致脑梗死,术后还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图片

面对两难境地,姜红升主任团队协同西院区麻醉科深入研讨,对患者自然风险、手术策略、并发症预防和处理预案、围手术期用药和预后康复等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经过与患者家属耐心细致地沟通,最终确定采用瘤内扰流装置(WEB™)植入术的治疗方案。该装置像一把量身定制的“伞”,被直接送入动脉瘤内部,通过巧妙干扰内部血流,促使瘤体自行闭塞,可有效密封动脉瘤颈而不影响载瘤动脉,且手术操作简单,避免了超选分支血管的难度。术后患者亦无需长期服药,一举解决多个核心难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多科室协作下,姜红升主任团队凭借精湛技术,成功为患者植入了WEBTM装置。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任何不适,术后6天办理出院。

图片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健康,随着医学器械技术的发展,动脉瘤手术治疗方式日趋成熟,从传统的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栓塞介入术,再到新兴的血流导向装置植入等术式,治疗手段日益丰富。面对“颅内不定时炸弹”——动脉瘤,WEBTM植入术提供了一条更优的新路径。它摒弃了传统开颅的剧创与弹簧圈填塞的烦琐,通过植入“瘤内扰流装置”这一核心策略,直击病灶,实现了微创、高效、低复发、术后不用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飞跃,成为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新选择。

此次首例WEB™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是沧州市中心医院技术实力的展现,更是广大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福音。它意味着,面对“生命禁区”的挑战,我们拥有了更优、更安全、更微创的武器,让精准医疗真正造福于民。



图片

图文供稿:神经血管介入二科  张真怡
编辑:刘斯
排版:王雨禾

审核:姜红升  董爱勤  王晨
主办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
CopyRight © 2025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冀公网安备 1309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