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沧州市中心医院 官方网站! 当前时间是 :

English
  
当前位置 : 首页 > 医院动态 > 健康资讯

2025年全民营养周|减重不是减体重:带你读懂人体成分检测

2025-05-18 22:29:07    2人浏览
图片

在体重管理或减脂的过程中,很多人只关注体重秤上的数字变化,却忽视了体脂、肌肉、水分等构成成分的改变。事实上,体重下降不代表身体变健康。今天我们来科普一个真正反映身体质量变化的重要工具——人体成分检测。

图片

什么是人体成分检测?

人体成分检测(Body Composition Analysis)是通过特定方法(如生物电阻抗分析、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皮褶厚度法等)测量人体内各组成部分比例的技术。其核心目的在于:评估身体脂肪、肌肉、骨骼、水分等的实际含量,而不是仅看体重总值。

常见检测指标包括:

- 体脂肪含量(Fat Mass)

- 骨骼肌量(Skeletal Muscle Mass)

- 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

- 总水分与细胞外水比(ECW/TBW)

- 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腰臀比(WHR)

这些指标可综合反映个体的营养状态、代谢能力及肥胖风险水平。

 

图片

为什么减重要做人体成分检测?

1. 识别“假瘦”:减了体重却流失肌肉

临床研究表明,仅节食造成的体重下降中,约20%来自肌肉。而肌肉丢失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导致复胖风险增高。

2. 发现“隐性肥胖”:BMI正常但体脂超标

有研究指出,部分亚洲人群在BMI正常范围内也可出现高体脂。这类“泡芙型”体质仍面临慢性病风险。

3. 监测“减脂增肌”进展是否合理

成分检测可追踪脂肪减少与肌肉变化的比例,评估饮食和运动方案是否有效避免肌肉流失。

4. 评估内脏脂肪水平与代谢风险

内脏脂肪高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显著相关,人体成分检测能提供风险预警。

 

图片

常见的检测方法与设备

- 生物电阻抗分析(BIA):如 InBody 系列(InBody 770/580 等),临床常用,非侵入性,操作便捷。

- 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被视为研究金标准,能精确评估脂肪、骨量、肌肉分布,但成本高,主要用于科研或医学中心。

- 皮褶厚度法(Skinfold):简便、低成本,适合现场快速评估,但准确性受操作者影响。

图片

人体成分分析仪

图片

如何解读人体成分报告?

- 体脂率(Body Fat %):推荐值:男性 10%~20%,女性 20%~30%。体脂率过高会提高患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的风险。

- 骨骼肌量(SMM):是维持基础代谢和力量的关键。减重时维持肌肉量能降低代谢适应性,预防复胖。

- 内脏脂肪面积(VFA):建议控制在 100 cm² 以下。超过此值者应警惕代谢综合征风险。

- 基础代谢率(BMR):反映人体静息状态下每日最低能量需求。BMR下降过快常见于极端节食,是复胖的重要原因。

- ECW/TBW 比值(细胞外水/总水分):正常应<0.39,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水肿、炎症或营养不良。

图片

人体成分报告

图片

检测频率建议

- 减重初期:每2~4周检测一次,便于及时调整计划。

- 稳定期或体重维持期:每6~8周检测一次。

 


体重只是一个总量指标,人体成分才是质量体现。科学减重不仅是“减轻”,更重要的是“减对”,通过人体成分检测,我们才能真正看清自己减掉了什么,保留了什么。

别再盯着体重秤发愁,是时候让身体给你一份真实的反馈。


图文供稿:营养科  赵鹏图
排版:杨舒涵
审核:田雪  王晨

主办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
CopyRight © 2025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冀公网安备 1309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