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沧州市中心医院 官方网站! 当前时间是 :

English
  
当前位置 : 首页 > 医院动态 > 健康资讯

【中医话健康】秋分:一叶知秋分 一法养健康

2025-09-22 21:50:05    4人浏览
图片
AUTUMN
图片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 “阴阳分界点” 之一,此时昼夜等长、寒暑均分。


图片
01
秋分的核心中医理念

阳消阴长:秋分日之后,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减弱,阴气逐渐增长。

“燥”邪当令:秋分之后,雨水减少,天气干燥,这种外部的“燥邪”极易损伤人体肺脏。肺喜润恶燥,因此最容易出现秋燥症状。

“收”的季节: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人体气血也从体表向体内“收敛”,为冬天的“储藏”做准备。

图片


图片
02
秋分常见不适的中医调理

1.秋燥伤肺。口干、咽痒、干咳、皮肤干燥

食疗:银耳百合莲子羹、梨蒸川贝(川贝性微寒,少量可缓解燥咳无痰);

茶饮:麦冬10g 、玉竹10g 、枸杞 5g,煮水代饮,滋阴润肺;

穴位:按揉 “太渊穴”(腕横纹桡侧端,肺经原穴),每次1-2分钟。

图片

2.脾胃虚寒。腹胀、腹泻、怕冷

食疗:山药南瓜粥、生姜红枣茶(生姜2-3片、红枣3颗,煮水,生姜量不宜多);

穴位:艾灸“中脘穴”(肚脐上4寸)或“足三里穴”(膝盖下3寸),每次10分钟。

图片

3.阴阳失衡。失眠、乏力、情绪差

起居:严格早睡,避免熬夜耗阳;

食疗:桂圆莲子粥(桂圆 3-5颗、莲子10g);

运动:选择温和的“收性运动”,如八段锦中“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可疏通经络、助阳气收敛,避免剧烈运动,大汗淋漓易耗散阳气。

图片

秋分中医养生的核心是“顺应秋季收敛之气,平衡阴阳、润燥护肺”,通过日常生活的调整,让人体适应节气变化。


(注:内容供参考,根据自身症状偏重调整,若症状复杂建议中医辨证调理。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供稿:中医管理科  甄昕

排版:刘斯

一审:张洁  王晨

二审:王光亚


主办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
CopyRight © 2025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冀公网安备 1309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