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5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冠心病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冠状动脉支架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支架术后管理是确保手术效果和预防心血管事件复发的关键,但许多患者可能存在以下误区,影响康复效果。
误区一:支架术后可立即停药
错误认知:认为症状缓解后即可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风险:过早停药可能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引发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正确做法:严格遵医嘱用药,通常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至少6-12个月,具体时间根据支架类型和病情调整。
误区二:忽视生活方式改变
错误认知:认为支架能“一劳永逸”,无需戒烟、限酒或控制饮食。
风险:吸烟、高脂饮食、久坐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其他血管病变或支架再狭窄。
正确做法: 戒烟并避免二手烟; 低盐、低脂饮食。
误区三:术后过度静养,不敢活动
错误认知:担心支架移位或心脏负担加重,长期卧床休息。
风险: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反而不利于康复。
正确做法: 术后遵医嘱逐步恢复轻度活动(如散步);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逐步提高运动耐量。
误区四:忽略定期复查
错误认知:无症状即代表无问题,无需复查。
风险:无法及时发现支架内再狭窄、新发血管病变或药物副作用(如肝肾功能异常)。
正确做法: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包括心电图、肝功能、血脂、血糖等; 如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就医。
误区五:只关注支架部位,忽视全身血管健康
错误认知:仅关注支架植入的血管,忽略其他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风险:冠心病是全身性疾病,其他血管(如颈动脉、肾动脉)也可能发生病变。
正确做法: 全面控制危险因素:血压<140/90 mmHg,LDL-C根据病情<1.8 mmol/L甚至<1.4 mmol/L,血糖达标(HbA1c<7%); 定期评估全身血管情况(如颈动脉超声)。
误区六:认为保健品可替代药物
错误认知:听信“保健品清血管”等宣传,自行停用药物。
风险: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保健品可替代抗血小板药物,擅自停药可能引发血栓。
正确做法: 以指南推荐的西药治疗为主,如需联合中药,需经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
误区七:忽视心理问题
错误认知:认为术后只需关注生理健康,忽略焦虑/抑郁情绪。
风险:心理压力大可能诱发心律失常、血压波动,影响康复。
正确做法:通过心理咨询或药物干预缓解情绪问题;家属需给予情感支持,避免过度保护或忽视。
图文供稿:冠心病一科 王佳旺
排版:杨舒涵